《送春》这首歌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季节更迭中的怅惘与释然,通过意象的叠加重构了时光流逝的永恒命题。歌词中"柳絮纷飞遮望眼"的视觉画面与"杜鹃声里雨如烟"的听觉氛围相融合,营造出暮春时节特有的朦胧美感,这种美却因"东风无力挽流年"的清醒认知而显露出淡淡的哀愁。落红、残酒、旧琴弦等物象的连续铺排,形成物是人非的情感张力,暗示着生命繁华后的必然凋零。歌词后半段笔锋悄然转向,"新绿已藏荼蘼后"的发现与"且将春愁系纸鸢"的洒脱形成精神层面的突围,体现东方美学中"哀而不伤"的克制表达。最末"待得来年新柳色,与君重写杏花天"的开放式结尾,既延续了古典诗词中"循环往复"的时间观,又以现代人的视角完成了对传统伤春主题的超越——离别不是终点,而是下一个重逢的伏笔。整首作品在继承唐宋词牌格律美感的同时,注入了当代人对生命轮回的哲学思考,使千年的春愁主题焕发出新的情感质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