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或者明天》以诗意而克制的笔触勾勒出都市人面对未知时的复杂心境,将时间隐喻为既温柔又残酷的双面体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"明天"意象并非单纯的时间刻度,而是承载着现代人集体焦虑的容器——那些未完成的承诺、悬而未决的关系、在现实与理想间摇摆的生存状态,都被压缩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间概念里。地铁玻璃倒影与咖啡渍的意象群构成现代生活的蒙太奇,暗示着个体在机械节奏中的自我审视,而"未拆封的止痛药"这样的细节描写,精准捕捉了当代人用延迟处理来逃避当下的普遍心理机制。副歌部分对"可能性的枯萎"与"希望光合作用"的悖论式表达,揭示了信息时代特有的精神困境:在看似无限的选择自由背后,实则是更深的无力感与存在性疲惫。歌词最终落在"等待下一个天亮"的循环结构上,形成存在主义式的诘问——当"明天"永远处于将至未至的状态,人们究竟是在期待转机,还是借由对未来的想象来消解此刻的生存重压?这种留白式的结尾恰如其分地保留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未完成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