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立秋》以节气为引,勾勒出时光流转中的人生况味。歌词通过梧桐落叶、晚风渐凉等意象,暗示繁华渐褪、盛极而衰的自然规律,隐喻人世无常与生命轮回。蝉鸣渐哑、蒲扇轻搁等细节,捕捉夏秋交替的微妙时刻,既是对物理时节变化的描摹,亦暗指人生中意气风发的青春阶段悄然落幕。歌词中“一叶知秋”的典故运用,强化了见微知著的生命哲思——最绚烂的绽放往往临近凋零,最热烈的故事终将归于平淡。而“长河送远舟”“夕阳染旧袍”等画面,则透出对逝去时光的眷恋与释然交织的复杂心境,既承认离别与消逝的必然性,又蕴藏着对生命沉淀后的从容接纳。全曲以节气写人生,以物候喻心境,在诗意的意象中传递出东方美学特有的物哀意识与时空观:万物皆有时,荣枯俱是自然,唯有在变迁中体会永恒,在消逝中读懂存在。